大家都在搜

研究团队保护北部湾珊瑚礁



6月15日,黄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涠洲岛珊瑚礁保护示范区检查珊瑚。(中国日报)

珊瑚专家黄文在中国南部北部湾涠洲岛附近海域潜水了 500 多次,以恢复其珊瑚礁。

这位 33 岁的讲师带领着一个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的广西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 100 多人的研究团队,该团队花了六年时间种植、监测和调查周围的珊瑚礁。岛,属北海市管辖。

他说,该团队希望保护珊瑚礁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正在使世界各地的珊瑚礁退化。

为了完成任务,队员们每年要穿梭在南宁和北海之间数十次。

“当我在 2020 年看到超过一半的珊瑚在岛屿附近的水下白化时,我感到震惊,”黄说。“这就像一片森林被烧毁。

“温度计显示水下温度为 33 摄氏度,对于珊瑚来说太高了。珊瑚对微小的温度变化很敏感,更喜欢 30 摄氏度的水。”

由于温度、光照和营养水平等因素造成的环境压力,珊瑚在排出组织中的共生藻类时会变成完全白色。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局的网站,珊瑚可以在白化事件中幸存下来,但那些确实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

Huang 的部分工作是将人工培育的珊瑚幼苗固定在天然珊瑚礁的架子上,以帮助恢复它们。他在 2015 年参与这项工作后学会了如何潜水。

“珊瑚是微小的腔肠动物,可以在数千年内钙化成珊瑚礁,”他说。

“珊瑚礁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就像热带雨林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一样。

“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涠洲岛将成为珊瑚的避难所,因为它位于世界热带珊瑚礁区北部边缘的凉爽位置。”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 2014 年发表在《多样性与分布》杂志上的一篇关于高纬度珊瑚礁保护区保护潜力的论文中写道:“严格保护合适的珊瑚礁栖息地似乎是增强亚热带珊瑚持久性的最有希望的途径。珊瑚礁群落,以及它们作为热带珊瑚礁物种避难所的能力。”

黄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努力维护“避难所”。

自2015年以来,他们在小岛附近2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种植了12000株珊瑚苗。

黄说:“仅这个岛,本应适合珊瑚栖息地的一些海域的珊瑚礁覆盖率就从几十年前的 40% 下降到今天的不到 10%。”

根据《2019年中国珊瑚礁状况报告》,珊瑚礁覆盖了涠洲岛周围28平方公里的海床。

报告称,中国拥有约3.8万平方公里的珊瑚礁,是北京陆地面积的两倍多,主要分布在包括北部湾在内的南海。

“在海底种植珊瑚并不容易,”黄说。“在使用锤子等工具时,我们需要克服水浮力的巨大阻力。在水下工作时也很难保持平衡。

“珊瑚苗圃也分布在不同的潜水点,我们有时可能会迷路或遇到风暴。”

当水暖和时,他每周工作大约 6 天,每天在海里待上 10 个小时。在水下,他还调查、测量和监测珊瑚的状况,并收集沉积物和水样。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的团队计划培育能够抵抗更高温度的珊瑚物种。

“气候变化将导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包括台风和极端低温或高温,”黄说。“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到来,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种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珊瑚来规避风险。

“珊瑚礁的退化不仅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也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岛上建立了一个珊瑚博物馆,以教育人们对它的保护。”




上一篇:欧盟批准新的旅行规则
下一篇:国家大力发展林草业
静音咖啡和听力受损的咖啡师
中国副总理会见美国参议员
中国的铁路网络跨越13.1万公里
紫禁城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呼吸空间